转自公众号:北京民俗旅游协会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NzQ4MzcyNA==&mid=2247487096&idx=1&sn=068beb352cabd0255d9ca3ade55a35d7
根脉相连,熠熠生辉,第二届京津冀民俗旅游协同发展大会暨“景山万春嘉年华”新春民俗展会1月22日在景山公园盛大启幕。
本次大会意义深远,正值北京中轴线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春节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际,在北京中轴线标志点位——景山公园选择农历小年这一天来举办,共迎“首个非遗春节”,切实践行”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共议京津冀民俗旅游协同发展。
大会主题“根脉相连 熠熠生辉”,一是中华儿女根脉相连,共度全球华人情感链接最深厚的农历新年,二是京津冀根脉相连,文化相通共融,希望通过协同发展大会及新春民俗展会,带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动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熠熠生辉放光彩。
大会由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指导,北京民俗旅游协会与景山公园管理处联合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天津市旅游业商会、博鳌非遗文旅产业发展大会组委会联合举办,河北省廊坊市文化旅游协会、河北省邯郸市旅游协会、天津市蓟州区旅游协会、北京市房山区文化旅游协会、北京市门头沟区文化旅游协会、北京通州文化旅游协会协办,《文旅中华》栏目组、北京光树声光文化传媒支持。大会邀请国家和京津冀各界文化旅游部门、协会及专家学者参会,并发布多项重要举措,让京津冀联动务实走深,为民俗艺术匠人、民俗作品、民俗旅游做好服务。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原北京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王海平在会上就共同挖掘历史和现代资源、共同打造特色产品产业、共同开展产品营销、共同培养人才加强人才交流、共同借助数字AI技术为民俗赋能作了重要讲话。
北京民俗旅游协会规划评审委员会主任、北京九鼎辉煌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朱万峰,天津市旅游业商会会长、京津冀民俗文化旅游联盟联席主席李树森,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京津冀民俗文化旅游联盟联席主席周鹏,分别就“新时代民俗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探索”、“天津传统民俗文化与旅游业发展”、“民间文艺家的保护与民俗文化弘扬” 作了主旨发言。
针对民俗旅游产业发展投资与运营的瓶颈“钱从何来?”,美国康奈尔大学、日本山口大学专题教授韩树春借助实践案例与理论总结进行了精彩阐释;
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设计学会荣誉会长、设计走进美丽乡村的发起人、一级巡视员宋慰祖用亲身实践阐述“非遗文化与北京旅游发展”,希望通过京津冀民俗文化旅游协同促进旅游购物消费、研发设计、非遗文创的发展,围绕三地民俗文化,探索创新应用,推动从生产制造业向文化旅游业产业转型的创新探索。
大会进行了多项重大发布。博鳌非遗文旅产业发展大会组委会执行秘书长兼运营中心主任吴传奎宣布:将于2025年5月份在北京举办“2025民俗旅游博览会|北京”暨“博鳌非遗文旅产业发展大会京津冀峰会”,并介绍了筹备情况。
《民俗100匠人》系列节目,为民俗文化艺术家、民俗文化富集区县乡镇、民俗旅游基地开启了全新的宣传渠道,是民俗文化行业的一大盛举。
感谢联盟高级顾问王海平主席特意从海外飞回北京参加此次大会,感谢单霁翔院长、张德祥主任、胡呈军主任、纪建悦主任等联盟高级顾问一直牵挂着联盟的发展、三地的协同,对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指导与推动。感谢北京民俗旅游协会创始会长刘增会在住院留观期间一直关注着大会筹备与举办进展,为参会嘉宾准备了丰盛的午餐。
三地联袂创举宏,搭台合作舞春风。
有了两个重量级线上平台、一个线下重量级博览会,加上顾问的指导、研究院的支撑,相信京津冀民俗文化旅游联盟定会结出更多果实,推动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民俗旅游产业越来越兴盛!
大会上,世界华人协会书画艺术顾问、一级美术师李浩林老师现场绘画,寓意2025年天地人和,吉祥有余。
景山公园“景山万春嘉年华”新春民俗展会也正式开启,丰富多彩的非遗作品、精品民俗作品、地方特产、风味小吃等奉献给市民与游客,并有精彩的皮影戏、舞狮、变脸、戏曲等表演,有园艺花卉供游客参观、拍照。